文 | 霞光社 麻吉
继植物奶、低度酒之后,可口可乐又瞄上了内地的凉茶商场。
近来,可口可乐一款名为“夏枯草”的凉茶产品登上微博热搜。一些网友在试喝后留下点评“口感和王老吉类似”,但更多跃跃欲试的网友在看到价格的瞬间“心就先凉了”。
可口可乐出品的该款凉茶,现在仅以箱为单位在天猫途径售卖。一箱24瓶装的凉茶,价格开端为297元,现在已降至257.4元,合每瓶价格10.7元,但仍是王老吉等平等容量凉茶产品价格的近3倍。
可口可乐曾在2005年时刻短试水内地凉茶商场,但在王老吉等巨子夹攻下,产品并无水花。跟着近年碳酸饮料商场规模的减缩,可口可乐祭出“全品类扩张”大招,拓宽碳酸饮料以外的“新战场”。而凉茶,成了其最新的“兵器”之一。
仅仅这款凉茶产品自本年6月正式推出后,商场反应平平。天猫途径显现,其销量至今仅为400+。
可口可乐的凉茶新品甫一推出,随即冲上微博热搜。但引发网友热议的并不是对这一新产品的等待,而是对其称号的“误解”。
一些没有喝凉茶习气的顾客描述,并不知道夏枯草是什么,只听说过剧毒农药“百草枯”,这让他们对可口可乐凉茶的榜首观感并不好,“看这姓名和配色,现已开端害怕了”。
据可口可乐天猫旗舰店介绍,这款凉茶的配料为水、白砂糖、夏枯草、罗汉果、甘草、槐米,不增加人工香料及色素,归于草本配方的传统凉茶。而其间的夏枯草,具有清肝明目、利尿降压等成效。
该凉茶由香港健康工房推出,其前身是创立于1989年的香港同治堂。年代变迁下,健康工房在2000年替代同治堂,产品也由传统凉茶,转为习惯今世都市人不同需求的健康摄生饮品。2005年,健康工房的生产线被可口可乐公司收买。
健康工房官网的产品列表显现,除夏枯草外,其凉茶产品还包含土茯苓、鸡骨草、廿四味等很多“口味”,此外还有比如黑枸杞桑椹汁、海底椰川贝雪耳露、首乌芝麻茶等各种口味愈加丰厚的饮品。
在其瓶身标签上,标示着不同饮品对应的清肝解毒、疏肝利胆、祛湿泻火等成效,及其效果的脏腑,还标明晰饮料属热性、平性仍是寒凉性质。
现在,可口可乐以夏枯草凉茶“打头阵”,卷进内地凉茶商场,试水意味十分显着。
可口可乐入局凉茶商场,早已有迹可循。事实上,多年前凉茶职业热度最高的时分,可口可乐就已在跃跃欲试。
时刻回到20年前,以王老吉为代表的凉茶饮品在我国商场销量增速惊人。揭露数据显现,2002年至2005年,王老吉的销量猛涨了10倍。
可口可乐天然无法忽视这一在我国商场快速兴起的饮品品类。2005年,可口可乐公司与我国中医科学院协作,研制中草药配方饮料,并在当年收买了香港凉茶品牌“健康工房”的生产线。
彼时,凉茶饮料对可乐的冲击已然势不可挡。2006年,王老吉等凉茶企业在我国商场的总销量初次逾越可口可乐。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,让可口可乐在2007年加快了对凉茶产品的研制投入,与我国中医研究院建立研究中心,并投入6亿元用以研制以凉茶为代表的中草药饮料。
但面对凉茶职业界占有肯定限制位置的王老吉等凉茶品牌,可口可乐凉茶并未在内地商场获得打破。据媒体报道,在可口可乐完结收买健康工房收买后,曾将其产品带入部分内地城市,但未见水花,尔后也并无更多实质性开展。
当今,在可口可乐“全品类”战略下,凉茶产品“再现江湖”,成为其品类扩张的最新一块拼图。
可口可乐自1886年诞生,从开端的“药用饮料”进化为风行全球的碳酸饮料,并凭借着这一“高兴肥宅水”,独霸全球软饮料商场多年。
软饮料指的是酒精含量低于0.5%(质量比)的天然或人工制造饮料,首要包含包装饮用水、即喝茶、碳酸饮料、果汁饮料、能量饮料、运动饮料、即饮咖啡等。
近年,受健康饮食理念影响,碳酸饮料虽仍是软饮料中的最大细分商场,但商场比例逐年下降。据Euromonitor数据,2020年,碳酸饮料占有全球软饮料商场35.28%的比例,其间可口可乐一家就占有了软饮商场比例的14.9%。
正因如此,面对碳酸饮料全体消费商场的萎缩,可口可乐公司不得不有备无患。2016年,可口可乐公司提出“要做一家全品类饮料公司”,尔后经过研制、收买等方法在不同商场密布推出新品,试水碳酸饮料以外的商场,以稳固自己在饮料职业的控制位置。
可口可乐官网显现,其在我国商场供给的全品类饮料就已逾越40种,其间既有可乐、雪碧、芬达等经典碳酸饮料和其无糖版别,还有苏打水、饮用水、运动饮料、茶饮料、果汁、植物蛋白、咖啡等多个品类。
软饮料以外,可口可乐还趁着低度酒商场的炽热,打破性地卖起了含酒精饮料。2021年,其先后在我国商场引进“托帕克”和“柠檬道”两款低度酒产品,而在此之前,两款产品就现已在日本等海外商场获得了不错的出售成果。
多年雷厉风行的“全品类”扩张战略,为可口可乐带来的是肉眼可见的销量增加。
可口可乐公司2021年财报显现,带有零糖、养分等健康标签的饮品,增速逾越了其传统的碳酸汽水。其间,零糖可口可乐完成了两位数的增加,带动可口可乐全体汽水事务完成全年9%的增加。
此外,养分饮料、果汁、乳制品和植物基饮料销量增加了12%;而补水饮料、运动饮料、咖啡和茶事务,也完成了7%的增加。
可口可乐不断扩张新品类的过程中,遵从的是怎样的逻辑?
在日前举办的一场会议上,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詹鲲杰表明,可口可乐对单纯进入某个品类并不感兴趣,不会为了扩张而扩张,而更重视产品是否具有规模化的商场潜力。
可口可乐在2019年收买了英国咖啡品牌COSTA,并推出了“即饮咖啡”系列产品。COSTA我国总裁曾在本年初表明,即饮咖啡事务开展十分迅速,“出售额大大超出预期,且复购率很高”。
但是相同的逻辑很难简略套用在凉茶商场上。
十几年前,我国凉茶商场仍是一片炽热。2007年,加多宝、王老吉的凉茶销量逾越可口可乐,成为内地罐装饮料商场出售额榜首,创下我国饮料职业的奇观。
但时过境迁,2022年,当可口可乐总算切入内地凉茶赛道,商场却已不复当年的热度。
前瞻工业研究院陈述显现,2012年凉茶商场增速为16.7%,尔后增速逐年放缓,到2017年降至9.1%。2018年,凉茶商场规模只剩下470亿,同比下降18%。2020年,受疫情影响,亚洲即饮凉茶的商场比例更大降27.1%。
职业增速放缓下,各家主营凉茶的龙头企业均面对营收下滑的困境。
2015年,加多宝创下250亿元的出售额,但巅峰往后,随之而来的是成绩的比年下滑。数据显现,2015年至2017年,加多宝集团主营事务收入别离为100.42亿元、106.34亿元、70.02亿元;净利润别离为-1.89亿元、14.89亿元、-5.83亿元。
类似的状况也体现在王老吉、和其正等凉茶品牌身上。
加之近年更受年轻人欢迎的新茶饮、咖啡等饮料的夹攻,从前有望赶超可口可乐的王老吉和加多宝等,市占率显着下降。
欧瑞数据显现,2019年国内软饮职业公司市占率榜首为可口可乐(9.1%),而王老吉和加多宝则别离位列第九和第十,商场率仅为2.5%和2.3%。
传统凉茶销量增加乏力,相关品牌也不得不寻求转型,推出更多适应年轻人消费趋势的新品。
翻看王老吉等品牌的产品目录能够发现,“0糖0脂0卡”成了关键词,乃至还有因应气泡水盛行热潮而推出的“气泡凉茶”。
其间比较有意思的是,王老吉还推出了“可乐味凉茶”。有顾客在购买后留下谈论:“滋味还行,但不是王老吉的凉茶滋味,有点像无糖可乐。”但明显这款可乐味凉茶,并不能卷动可口可乐在我国的商场比例,仅仅以可乐“热度”带动凉茶销量的一次测验。
现在,可口可乐在“全品类”战略下正式进军内地凉茶商场,无疑是对王老吉、加多宝等凉茶企业的又一次冲击。
可口可乐自身具有的强壮品牌和途径等优势自不必说,但回归产品自身,尽管其主打的 “无糖”“无增加”等概念近年遭到顾客欢迎,可比较其他凉茶品牌并无独创性,在价格方面更不占优势,较市面上的其他品牌凉茶遍及贵了不止一倍。
在凉茶商场本已“渐凉”的大布景下,可口可乐凉茶假如再无法找准自己的特征定位,将很难脱节职业全体萎缩的命运。